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

未来学校教育的基本思路(未来学校办学理念)

未来学校教育的基本思路(未来学校办学理念),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未来学校教育的基本思路(未来学校办学理念)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本文由《开放教育研究》授权。作者:周,姚利民,相关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未来学校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热衷于技术而忽视教育规律、重视硬件和外在形式而忽视教育本质、憧憬美好未来学校愿景、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等问题。其根源是人们对未来学校教育本质认知的局限。本研究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运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访谈等研究方法,发现未来的学校应该是一个无处不在的育人陶冶心灵的学校,是一个人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的学习中心。有鉴于此,未来学校建设应以理念为先,以“道”为魂。具体路径包括:提供多元化课程以保持学生持久兴趣;创新教师角色以深化学校培养学生心智的功能;构建智慧学校以促进教师教育方式的内化;创新评价机制以提高社会教育的可持续性;加强技术理性的整合以促进学习行为的普适性。

关键词:未来学校2035;陶冶人心;随着以泛校智能化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掀起了全球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浪潮,推动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叶澜,2018)。在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改革的双重背景下,对未来学校的探索已经开始并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见技术不见人。其根源是人们对未来学校教育本质认知的局限。本研究在分析未来学校实践探索和理论认识的基础上,以2035年的学校(简称未来学校2035)为例,回答未来学校教育的本质和建设路径。数字一(one)

未来学校2035探索的现状与问题

未来学校2035:无处不在的育人育心学校2020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报告《未来学校: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定义新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教育4.0的概念,并选取了16所具有未来教育特色的学校作为实例(王等,2020),为世界各地未来学校建设提供了参考。本研究通过网络文献和实地考察的方式,收集和整理了未来学校截至2020年1月10日的实践案例和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梳理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探索未来的学校实践

美国、日本等。已经开展了未来的学校实践项目。具体情况见表1。2012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标志着中国未来学校实践探索的开始。中国教育研究院在2013年启动了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深圳南山参与其中。中国(含中国台湾省)未来学校实践探索项目见表2。

表1国外未来学校探索项目(部分)

表2中国未来学校探索项目(部分)

从表1和表2可以发现,未来学校建设注重软硬件的发展和完善,重视科技与教育的融合应用,重视学校要素的建设和创新。对未来学校教育规律和本质的认识和研究有待深化。

(二)关于未来学校的理论研究

《未来学校2035》的理论研究成果丰硕,主要从以下六个角度展开:

首先是从哲学或者社会学的角度来解读未来学派。“未来学校是对教育的理想化阐述,是对时间-空间-问题的特殊安排,包括建筑、技术、实践和特色”(Masschelein et al .2015)。“学习共同体学派是21世纪的新学派,其改革愿景由三种哲学组成:公共哲学、民主哲学和卓越哲学”(佐藤学,2015)。这些观点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高度概括了未来学校,指出了未来学校的教育属性和发展方向

二是从技术角度研究未来学校。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等。推动没有围墙的“未来学校”的出现。“适应个性发展的教育需要重新设计学校,互联网为学校重组提供了新的可能;未来,学校将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索空间;而数据和信息资源成为学校最重要的资产”(俞圣泉等,2016)。“未来学校是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学校系统性改革的结果。它是基于未来人才培养需求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而形成的新型教育领域。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新型教育领域的定位,注重培养未来人才,人工智能技术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与创新”(罗生泉等,2020)。

三是从学校发展阶段的角度描述未来的学校。张志等(2017)基于对未来学校进化趋势和动力的分析,提出“学校发展的1.0、2.0、3.0时代,当前学校发展的2.0时代即将结束,正在步入学校的3.0时代”。朱永新(2016)将学校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学前发展阶段、学校阶段、现代学校阶段和后学校阶段。后学校阶段是未来的学校,可以称之为学习中心,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校”。

四是从学校形态的角度描绘未来的学校。“未来学校是指‘互联网’背景下学校的结构变化。它通过相互融合的学习场景、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和灵活的学校组织,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支持系统,为学生提供个人量身定制式的教育”(曹培杰,2017)。“简而言之,未来学校就是云教育的实践场。着眼于社会发展,提出以培养人的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改变学习空间、学习方式、课程体系和组织结构来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型学校”。

五是从学校要素角度分析未来学校。“未来学校具有学校空间重构、教与学流程再造、学习资源供给侧变革、教育评价方式变革、教育治理转型等特征”(尹等,2019)。“未来学校建设包括三个领域: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改变学习方式和再造教育流程”(尚,2014)。

六是从学校教育功能的角度理解未来学校。“未来学校的建设必须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认知能力为目标,为未来社会提供创新人才”(张生,2017)。李小飞(2016)指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未来学校的建设要站在未来的制高点上,创造更适合学生未来的教育,即关注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

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未来学校的内涵和形式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未来学校教育本质的明晰仍需要人们不懈努力,诚信创新,既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既要坚守本源,又要有时代特色。

(3)存在的问题

学校未来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也暴露出“见技术不见人”、重视技术、硬件、物质形态等问题。而忽略了未来学校的教育规律、教育本质和教育风险。

1.热衷于技术,忽视教育规律。

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但技术产品的应用需要适合教育场景。有些技术在其他领域可能是成功的产品,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却收效甚微。因此,技术的应用需要遵循人的成长规律,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企业开发了系统,可以准确采集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实时数据,准确记录学生举手、说话、看黑板的次数等。但教师对课堂的理解并不完全依赖于这些设备。2013年,美国 *** 启动了“连接教育”(Connect ED Education)计划,推动高速网络和新的教育技术进入校园。美国教育部对2.1万名中学生进行的抽样测试显示,“中学生的阅读和计算能力与30年前相比没有明显差异”(白宫,2013)。2015年9月,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学生数字技能评估报告《学生、电脑和学习:创造联系》显示,虽然一些国家加大了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但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的测试效果并不明显(唐克礼,2016)。因此,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也需要考虑教师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滥用技术违背教育规律必然会影响未来的学校建设。

2.注重硬件和外在形式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未来,学校将追求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硬件和外在形式只是实现教育本质的手段和工具(曹培杰,2017)。很多传统学校都在用软件系统精准训练学生,把他们训练成机器候选人,却忽略了育人的本质。未来的学校建设需要以育人为本,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在实践中,一些学校盲目追求先进的施工技术和一流的硬件,过分注重技术的先进性和硬件的独特性,偏离了育人的本质。曹培杰(2016)在考察了美国的HTH(High Tech High)学校后指出,整个校园都没有发现令人耳目一新的高端技术设备。但学校整合学科知识开发了涵盖245个项目的课程体系,以及配套的课程网站和新技术下的深度学习,让参观者刮目相看,凸显了未来学校的独特形态。世界经济论坛提到的16所未来学校的示范,不仅仅在于硬件和外在形式,更在于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落地。过分热衷于技术和硬件的引进,把“临床实验”中的技术产品应用到学校建设中,把教育变成技术的试验田,把人变成技术产品的小白鼠,不惧怕教育中的“人”,都是不恰当的。从学校成果的汇报材料看,未来学校建设仍存在过度依赖技术和硬件环境、夸大技术作用的倾向,甚至存在将教育信息化等同于未来学校的问题(熊等,2018)。这些只重视硬件和外在形式的现象值得警惕和避免。

3.对未来学校教育充满期待,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人们对新事物总是有美好的期待,但新事物有很多不确定性,需要谨慎对待。学校的未来愿景与风险并存,如师生身心风险、伦理风险、技术风险等。这需要我们警惕和防范。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20)发布了全国疫情期间高中网络学习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疫情期间网络教学导致的视力下降问题十分突出。79.8%的高中生近视,网上学习导致视力下降高达67.6%。可见,技术的应用也受到学生体质规律的制约

未来2035:无处不在的育人育心学校。未来学校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们没有充分研究其本质。未来学校2035的教育本质是: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泛在学习、终身学习成为智能时代的常态;坚持育人,坚持育人;呈现出以“学”为主,“教”为辅,“教”为主流的新形态;学习中心无处不在,学习型社会成为主流,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学习。

(一)解读未来学校2035教育的本质

1.未来的学校是育人的学校,是修心的学校。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本质是培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全面而自由的人。无论社会发展还是技术更新,通过教育来育人的追求永远不会改变。也就是说,教育促进人的生命成长(杜威,2001)。教育的基础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叶澜,2007a)。未来,学校需要改变和坚守:学校要积极顺应时代需求,坚守教育本质,回归教育本源。

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从个体成长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来看,人的发展可分为内生发展和外生发展,其要素和对应关系类似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见图1)。内生发展由基础层次的学术能力、发展层次的内心和顶层的自由发展构成。培养个人兴趣和习惯,获取知识和能力是人发展的基础,而人的心智发展是对更高层次的追求,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追求和倡导的最高境界。外生发展是在社会需求和技术驱动的时空环境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物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发展。新技术改变了教育,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物理环境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外生发展自然也发生了变化。人的内生发展是从基本的学业发展(如兴趣和习惯、知识和能力等)开始的。)到发展层面的心智发展(如情绪、态度、价值观),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心能发光)。外生发展的个体经历了从自律到自信、自觉(李政涛,2010),经历了从自尊到尊重他的发展过程,最终实现了对他的尊重。智能时代的未来学校,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心智力量、心智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律、自信、自觉,实现自尊、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飞跃,促进内生与外生融合的和谐发展。

图1未来学校的人的构成和教育效果发展的关键在于培养心智,即承认个体差异,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内在因素发挥作用,遵循尊重个性、激发潜能、唤起内驱力的教育规律,实现人的全面、个性化、可持续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然而,学习者之间存在客观差异,他们的成长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因此,教育功能的实现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从发展学习能力、培养心理力量、激发心理能量的内在因素出发,将外在要求内化为人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人成长的内在驱动力由量变到质变,呈现出一种生活氛围。

未来,学校教育将从“教”转向“学”,冲向“教”,这将成为育人的新趋势。首先,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随着知识的快速增长和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便捷,教师对知识的垄断减少,“教”的功能减弱,“学”的地位上升,教育的重心必然从“教”转移到“学”。学习效果还取决于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等非智力因素。教育需要重视学习者内部因素的作用。因此,未来学校教育将从“传道、授业、解惑”向激发学习者内在动机和积极性转变,从“学什么、怎么学”向“想学”转变。其次,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智能时代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的大部分职责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而教师之间的心灵交流和灵魂对话的功能将得到增强。未来的教育需要教师对学习者的人格和灵魂施加影响,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第三,教育的任务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再只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而是更加注重交际能力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以人为本,在学会做人的基础上塑造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育教师,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和谐、文化传递和精神对话,促进人与人之间从肉体到精神的双向交流。最后,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艺术,是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实现人的价值的活动。而冷技术无法实现情感交流和灵魂对话,只能依靠师生之间的心灵交流来实现未来教育的使命和追求。

2.未来学校2035是一所无处不在的学校。

泛校是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物理空间与虚拟环境共存的传统学校。这是一个学习中心,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朱曾经说过,没有什么可学的,没有什么可学的,没有什么可学的,也是通往成功的道路。古人虽然绘制了美好的学习蓝图,但由于技术的限制,无法变成现实。在智能时代,“人人可以学习,随处学习,时刻学习”的蓝图才能成为现实。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8)提出“建设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学习、随地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该行动计划描绘了未来人人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的无处不在的学习社会场景,也描绘了2035年期间的新学校形态。尤其是人工智能、5G等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使得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为学习者摆脱教育的时空限制,实现泛在学习提供了支持。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泛在学习和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常态,未来学校自然会以泛在的形式存在。

追求未来学校2035的教育本质

“停课不停学”时期的全球教育模式,印证了未来学校普遍格局的可能性。教育的本质在智能时代被赋予了培养心智的新特征,这将成为未来学校教育的新方向。

1.知识的加速增长迫使未来的学校从“教书”转向“育人养心”

据统计,人类科学知识总量在19世纪每50年翻一番,20世纪初每30年翻一番,20世纪70年代每5年翻一番,90年代后增长更快(朱永新,2020)。知识从稀缺走向丰富,不再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学习者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自主学习。传统上,教育是教师——c

2.技术将为未来学校从“教书”向“育人、修心”转变提供支撑

2016年佐治亚理工大学教学机器人沃森的出现,2017年alpha go 3:0战胜棋手柯洁,2020年北京致远大会棋院AI 《星际争霸I/II》的全国冠军黄慧明(新智元,2020),都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出色地完成一些特殊任务,虚拟教师或机器人将代替教师完成一些技术任务(张友友随着互联网、5G等技术的发展,教育可以摆脱限制例如,学习者可以学习老师在不同地方或在合适的时间录制的视频。技术支撑下的教师将从复杂琐碎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心灵交流和灵魂对话,从而促进学习者心灵的觉醒、素质的形成、心力和精力的培养。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从知识传授向精神成长的转变,为育人、修心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育人规律期待未来学校“育人育心”的责任

传统教育研究关注教师的“教”,而智能时代的育人规律要求教师关注学习者的“学”,重视人的身心成长规律。技术的发展让泛在学习成为现实,但也减少了学习者线下交流的机会和心灵对话的可能。智能时代人的高层次需求会受到时空隔离的冲击。技术毕竟是物化的结果,有丰富的知识和计算能力,却没有情感,更不用说“心”了。技术越先进,其物化特征越强,在复杂情绪等心理变化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就越被动。教师在培养学习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作用越突出,他们就越应该成为精神教练(袁振国,2019)。因此,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教育应该更加注重人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未来的学校发展需要教育培养学生的心智,以满足智能社会对高素质、个性化、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4.未来,学校将走向“育人养心”的新阶段

农业方面的学校教育是精英教育,是少数统治多数的工具。社会已经进入教育2.0时代,工业生产具有标准化、集约化、批量化的特点。学校的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教育成为培养劳动技能的活动。20世纪末,教育进入3.0时代,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出现推动学校形态从批量生产向个人量身定制模式转变。随着21世纪教育4.0的到来,智能化的发展推动3.0教育向更高层次、更个性化的方向进化。教育进入个性化学习、泛在学习和终身学习时代,学校步入以人为本的私人定制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阶段,更加关注个体的身心发展。“教育”成为教育的核心,培养人心成为教育4.0时代学校的新特点。

2020年全国范围内的“停课学习”线上教学实践,也将给教育4.0时代的未来学校带来重要启示。大规模、高密度、持续的网络教学,承担了疫情期间的教育使命和责任,但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困惑:厌学情绪比以前更加明显,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突出。大规模信息技术应用的教育实践使人们认识到,仅仅依靠技术并不能解决教育中的根本问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在未来,学校

信息化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增加了新的时代特征,但教育的本质不变(李政涛,2017a)。未来的学校建设必须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育教学实践,避免技术牵着实践的鼻子走的现象。意识的缺失必然导致对未来学校及其建设的认识不全面,教育研究肤浅,技术开发应用盲目。

在由学者、行政官员、技术专家和学校组成的智囊团的指导下,未来的学校建设应采取分步推进的策略,构建有特色的学校形态。学校建设要以学习者的学习为中心,以“道”(精神观念、思想、文化等)为根本。)作为行动指南;借助“技能”(物质技术、软件、硬件等。),教师可以减轻负担,提高素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效率,促进学习者学业发展,提高心智力量,焕发心灵活力,实现人的全面、个性化、可持续发展。

2.关注师生的精神成长

坚守教育本质和科学理念是未来学校建设的“道”和灵魂。与未来学校实践的具体“技能”相比,未来学校发展更需要“道”,即促进人的精神成长,提高人的生活质量。首先,未来的学校建设应该坚持教育促进人的精神成长的追求。学校是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在古代私塾和现代学校,传授知识和技能是他们的主要任务,但在未来,学校将追求更好的境界——生命的自由成长和人的精神成长,不仅停留在学习者学习知识、技能和心理发展的诉求上,还将步入师生的精神成长。随着物质和技术的成熟,当代学校已经具备了从物质层面走向精神层面发展的条件。未来,学校发展需要走向更高层次的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其次,未来的学校建设应该坚持以提高生活质量为教育方向。对育人的生命价值的追求永远不会停止,它会沿着从无生命的立场到生命的立场,到具体的个人(李政涛,2008),再到生命意识(李政涛,2010)的路径前进。因此,未来的学校教育是对人的灵魂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活动(李政涛,2017b)。只满足于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是肤浅的。培养人的智慧,启迪人的心灵,提高生活质量,是未来学校追求的目标和意义。

(2)施工路径

影响未来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因素很多。基于目前的实践经验和研究结论,在培养人心智的前提下,未来的学校建设和发展可以尝试从课程设计、师资培训、智慧学校建设、评价机制设置、技术整合五个方面入手。

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为学习兴趣提供动力。

课程是培养人的心灵的载体和材料。构建多元课程为程可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选择,并为他们的兴趣提供持久的动力。由于学习者的个人禀赋千差万别,多样化课程的开发应以学习者的学习为中心,采取个人量身定制的形式,为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化学习提供素材和物质准备。为了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课程需求,多样化的课程开发应该从“电影院形式”向“超市形式”转变(张志,2017)。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个人喜好自由选择。美国K-12独立课程市场的出现,为学习者提供了市场化的课程资源,使他们能够更充分地获得所需(李明华,2016)。多元化课程的开发应坚持面向所有人和无处不在的原则,设计不同的课程形式。相同的课程可以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共享,

教师作为未来学校教育的关键和核心力量,必须自觉转变角色,培养“心智力量”,成为学习者的精神导师,肩负起心理沟通、兴趣培养、动机驱动、情感互动、价值形成等重要职责。时代智能的很多技术功能将被机器人老师取代(齐静等,2017),但由于未来学校中时空分离无处不在的特点,老师作为精神教练的角色和作用将更加突出。学校的道德教育越来越专业化,教师在育人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周斌,2009)。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冷科技和虚拟心理医生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很好的建议,但效果有限,真正的师生交流互动必不可少。

教育要聚焦关键能力,突出“心理力量”。未来学校教师的核心素质可以概括为“六力”,即基层的五力:学习力、信息力、教育力、创新力、团队力、心智力。“四位教师”的观点(李政涛,2004)表明,未来学校教师的现场学习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李政涛,2012)。甲骨文、印刷术、互联网等教育科技元素的迭代更新,要求未来的教师拥有更强的信息力(周斌,2019)。与学习者的心灵交流和灵魂对话,需要教师提供更高层次的影响力,这是教师育人、陶冶心灵的努力。心智力量是指教师运用经验、对业务的热爱和智慧来影响学生的心智和素质发展,激发他们的潜力,唤醒他们的内驱力,使学生的头脑具有思考和行动的能力(李政涛,2017c)。未来,学校中的技术将使教育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但教师和学生作为社会人,仍然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互动和精神交流,精神力量成为教师必不可少的关键能力。

3.建设智慧学校,提升育人内驱力。

未来,学校课堂将从传授知识的课堂演变为自主学习的学校。基于兴趣的泛在学习和深度学习将成为学习者的生活方式。个别化学习、合作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会自由切换。研究实践、学生论坛、学术讲座等学习场景将成为常态,终身学习将成为学习者的意识和习惯。学习方式的改变促使学习者将学习内化为自己的需要,从学业能力的发展中实现个体的自主发展。非智力因素在智慧学校中的作用更加重要,线下学校成为育人、修心的主阵地。在线学习空间和学习社区的普及可以满足学习者提高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但不能满足学习者个人情感和社会群体交流的需求。线下智慧课堂已经成为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宝贵平台。智慧学堂将尊重学习者的个性,以学习者的兴趣和习惯为出发点,将学习内化为学习者自身的需求,解决学习动力薄弱的困境,让学习者在与同伴、老师的互动体验和交流中打开自我教育的大门,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双向的精神互动,通过心智的修炼达到修心的目的,促进个体自由和谐的发展。

4.创新评价机制,提高育人可持续性。

随着全程、全方位、全员评价技术的发展,教育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全包式的数据收集整理,可以替代以考试成绩为依据的英雄评价机制。未来学校可以通过技术收集个人生活、学习等方面的资料,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教师、学弟、家长、社区共同参与评价,促进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避免了单一分数评价的弊端。“从入口看出口,从出口看变化”的科学评价

未来,学校要积极拥抱科技,推动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积极防控风险,实现无处不在的发展。1)树立正确的技术观。技术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和要素。未来学校建设要在遵循教育规律和育人规律的前提下,克制技术整合的局限性和误区,发挥其优势,助力未来教育的发展。2)引导和规范技术应用与融合方向,明确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路径。技术诞生于科学领域,却不一定符合教育的土壤。在应用于教育教学时要采取积极谨慎的态度,使适宜的技术用于教育。3)更新教育者理念,坚守教育本质不被企业利益绑架,实现科技与教育的合理融合,促进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搭建多元化学习平台,建设校内外资源库,建设校外学习基地,开发线上线下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积极应用5G、学习终端等技术,为未来学校的泛在发展提供技术环境;并培养和提升师生的信息力,为未来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软环境。4)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防范和降低各类风险。技术的整合与应用需要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能为了新技术的应用而牺牲学习者的身心健康。这就需要很好的预测和评估,改进和完善技术和硬件的不足,比如增强电子终端的视力保护措施,防止学习者对电子产品上瘾。强化风险防控措施,建立技术进入教育市场的准入标准。总之,未来的学校应该充分发挥智能技术的优势,克制其缺点,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未来学校的无处不在的发展和育人养心。

4

标签

未来学校2035:培养人心的泛在学校未来学校是培养人心的泛在学校,是教育的美好追求和愿景。理论研究者应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本质,承认个体差异,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让内在因素发挥作用,遵循尊重个性、激发潜能、唤起内驱力的教育规律,实现人的全面、个性化、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实践探索者要树立正确的技术观,将技术与教育科学合理融合,推动未来学校向人人随时随地都能学习的学习中心转变,让泛在学习、终身学习成为常态,让自我教育成为趋势。在建设路径上,建设者要通过多元课程建设、教师“六大能力”培养、智慧学校普及、科学育人评价机制构建、科技与教育的合理融合,推动未来学校从“教”走向“学”,奔向“教”,同时将人的健康发展放在首位,积极防范未来学校建设中的风险。目前,关于未来学校建设的研究仍处于探索性成长阶段,尚未达成共识。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确定性,未来的学校研究将在路上,这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和可能性。随着未来学校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未来学校的认知和思考会更加全面,对教育本质的把握也会更加深刻。未来学校的育人、修心的目标,有了技术的支持会更好!

参考资料:

[1]

[7]杜威(2001)。民主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49-62。

[8]欧洲学校网。(2012).未来课堂实验室[DB/OL][2017-04-12],http://fcl.eun.org/。

[9]教育部(2018)。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EB/OL]。[2018-09-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 _ 334

[10]李哲,前迫孝,尼森的生日,张海(2013)。“未来学校”孕育的希望(二):一个人——让孩子有自己的学习工具[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3): 114-117。

[11]李哲,孙颖,李娟,(2014)。“学习与创新工程”:日本面向2020年的未来学校设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19): 100-103。

[12]夏颖贝利(2016年)。建设未来学校,迎接学校的未来[J]。教育科学论坛,(7): 65-67。

[13]林家瑞,李宁强,曹小平(2017)。以教育信息化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都市宗北小学“未来学校”建设典型案例[J]。教育科学论坛,(5): 20-23。

[14]罗生泉,王素月(2020)。未来学校的内涵、表现形式及构建机制[J].中国电化教育,(1): 41-42。

[15]李小飞(2016年)。为学生打造最适合的“未来”教育3354基于核心素养和学习能力的未来学校建设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14): 27-31。

[16]李明华(2016年)。未来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N]。《中国教育报》8月22日第3版。

[17]李政涛(2004年)。四类教师[J]。上海教育研究,(11): 1。

[18]李政涛(2008年)。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提[J].基础教育,(11): 15-18。

[19]李政涛(2010年)。生命意识与教育学意识[J]。教育研究,(四):5-11。

[20]李政涛(2012年)。现场学习能力:教师最重要的学习能力[J]。人教版,(21): 45-46。

[21]李政涛(2017年a)。教育的“变与不变”。人民政治协商会议[N]11月1日第9版。

[22]李政涛(2017年b)。教育应该是人的智慧灵魂的教育[N]。吉林党校报. 10-1 (3)。

[23]李政涛(2017年c)。当老师遇到人工智能[J]。人民教育,(15-16): 20-23。

[24]新加坡教育部。(2011).附件-aur choo fats on fursehols @ Sin-gapore方案[EB/OL]。http:www . ww gov se/es/le/01/annex-a fuescolspaf:4-3。

[25]Masschelein,J. Simons,M.(2015年)。快速学习时代的教育:学校的未来[J].道德与教育,(10):84-96。

[26]齐景毅,牟,王小波(2017)。未来学校:如何构建社会化教育公共服务[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 21-23。

[27]尚(2014)。未来学校建设的三个层次[J]。基础教育课程,(23): 73-76。

[28]白宫。(2013).奥巴马的连接:培训学生以满足企业的需求。https://www.whitehouse.gov/issues/education/k-12/connected.

[29]唐克立(2016)。必须使用新方法来激发学校中技术的潜力。基础教育参考,(1): 70-74。

[30]王,许,丁(2020)。教育4.0全球框架:未来学校教育与模式变革[J].远程教育杂志,(5): 3-14。

[31]王冬梅(2012年)。新加坡“未来学校”的实践探索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国外教育研究,(四):38-44。

[32]王璧(2019)。未来学校的时空变化[J].全球教育展望,(2): 64-72。

[33]许(2007)。没有纸和笔的美国未来学校[J]。基础教育,(1): 38。

[34]熊,王北生(2018)。中国未来教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九):17-20。

[35]新智元(2020年)。启源AI两局2-0击败中国星际冠军,只用顶尖科技巨头的1%计算[J/OL]。https://tech.sina.com.cn/csj/2020-6-24/doc-IIRCUYVK0211828.

[36]杨晓溦叶澜(2007年a)。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27-171。

[37]叶澜(2007年b)。清晰的思考与反思:对“什么是素质教育”的再认识[J].人民教育,(二):16-20。

[38]叶澜(2018年)。探索教育场所的“是”,创造学校素质教育的新生活[J]。人民教育,(13-14): 10-12。

[39]袁磊(2017年)。建设具有东方硅谷气质的未来学校——深圳南山区建设未来学校的实践探索[J]。教育信息技术,(三):22-24。

[40]俞圣泉(2016)。没有围墙的“未来学校”[J]。教育家,(22): 12-14。

[41]尹,张志(2019)。未来学校改革的背景、逻辑与趋势[J].人民教育,(24): 42-45。

[42]袁振国(2019年)。智能时代的新教师[R]。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十四届国际校长联盟大会主题演讲:12。

[43]陈亚朱杰(2016年)。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研究——以美国CFF计划和巴西“未来学校”项目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7): 40-46。

[44]张瑜,曹培杰,吕丹(2019)。海淀区未来学校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1): 33-35。

[45](日)于丽丽佐藤学(2015)。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教授访谈录[J].国外中小学教育,(5): 1-7。

[46]朱永新(2016)。对未来学校的思考[J]。中小学校长,(三):3-4名。

[47]朱永信(2020)。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M]。北京:中信出版社:115。

[48]张生(2017年)。专注高阶思维,打造未来学校[J]。中小学管理,(八):14-15。

[49]张志,(2017)。步入学校3.0时代:未来学校进化的趋势与动力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3): 40-49。

[50]张友亮,尚(2019)。知识时代教师角色的再造[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40 (4): 39-45。

[51]周斌(2009年)。学校德育改革30年:困境与突破[J].教育科学研究,(三):29-34。

[52]周斌(2019年)。不断丰富教师成长的时代元素[J]。展望,(二):3。

注意事项:

摘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王苏研究员2020年8月28日在长沙长郡双语洋湖实验中学所做的专题培训报告《如何建设一所未来学校》。报告指出了未来学校的定义、动力和路径。请参考2020年8月30日长郡双语阳湖实验中学官网,标题《大咖指引,点亮未来学校发展之路》。

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发布的报告《中国未来学校2.0:概念框架》来看,报告由重新定义学校、认知学习、构建课堂和学习路径组成,并指出教育需要坚持教育本质,回归本源。请参考2018年11月10日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官网,标题《中国未来学校2.0:概念框架》。

摘自2018年11月10日王肃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主题报告。报告提出了新时代未来学校的特点,指出了未来学校的挑战和趋势,强调未来的新人光有知识和能力是不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是核心和关键。请参考2018年12月4日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官网,标题为《王素:建设未来学校培养时代新人》。

作者介绍:

周,博士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湖南省长沙市长湖双语阳湖实验中学校长,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实践与改革等。(411744060 @ QQ . com);

姚立民(通信作者),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有效教学与高等教育研究;

张颖,一级教师,湖南长沙市双语实验中学。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实践与改革。

本版|穆分组顾巨邦转载自:《开放教育研究》 2021,27(01)页码:55-64排版、插图来自微信官方账号:MOOC(微信号:openonline)本网站是一个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一键举报。

更多未来学校教育的基本思路(未来学校办学理念)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