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笔记 > 正文

秘阁文化常识是什么(宋代宴殊是个怎样的人)

今天给各位分享秘阁文化常识是什么的知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苏轼、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四人是什么关系
  2. 宋代宴殊是个怎样的人
  3. 如果让你成为古代的一个人,你想会是谁为什么

苏轼、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四人是什么关系

苏轼生于公元1037年,王安石生于公元1021年,欧阳修生于公元1007年,司马光生于公元1019年。

从年龄上来看最大的是欧阳修,最小的是苏东坡。

聊这四个人的关系就必须要从年龄最大的欧阳修聊起。

欧阳修曾经去考试有过落榜的经历,不过23岁时就位列二甲进士及第。这样的年龄就能中举已经十分优秀了。当时的主考官是晏殊。

欧阳修后来成了北宋文坛的领军人物,此时第二个人出现了——苏东坡。

欧阳修担任主考官的时候,苏东坡写了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写得太妙了,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写的,为避嫌,就定为第二。

后来公布出来才知道是苏东坡。他与苏东坡交流时说“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经过欧阳修的点评,苏轼名动天下。这样算下来欧阳修算是苏东坡的知遇之人,伯乐。

当时欧阳修误将苏东坡当作曾巩,曾巩他有一个好朋友叫王安石。曾巩也曾经向欧阳修推荐过王安石的文章,受到欧阳修的赞美,对王安石的名声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后来欧阳修又一次向朝廷推荐王安石,举荐为谏官,王安石以祖母年高推辞。欧阳修又以王安石须俸禄养家为由,任命他为群牧判官。

所以欧阳修也算得上是王安石的伯乐。

通过欧阳修,王安石与苏东坡之间肯定有交集了。

轮到最后一个人,司马光了。

司马光的起点比较高,年少之时就扬名天下了,担任过副宰相的庞籍在司马光父亲司马池死后,把司马光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培养、教育。

司马光和王安石年龄相仿,他们后来相遇之后成了好朋友,这里面还包括包拯,就是民间流传的那个包青天。

这四个人在“王安石变法”之前关系还是不错的。

一切在“王安石变法”之后变了。

宋神宗对王安石很欣赏,他继位之后王安石也得到了重用。

一场变法让这些人因为对变法的理解不同,成了敌对。

欧阳修对王安石的对青苗法有所批评,改知蔡州,这一年欧阳修将自己称为“六一居士”。一书、一棋、一琴、一金石、一酒、一老人。你就知道欧阳修到底在想什么了。

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主动离京来到杭州,在杭州留下了很多事迹。

司马光一开始对王安石变法并不反对,直到青苗法出来之后,他就开始反对。后来好友范镇反对新法被免官,司马光愤然上疏,然后退居洛阳,专心编撰《资治通鉴》不过问时事。

这些争斗只是政见不同的争斗。

当年苏东坡深陷“乌台诗案”,已经退居金陵的王安石也上书: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因为这句话,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就是四个人的关系,从好(师)友到相互争斗,但是底线还是有的。

录一下各自对对方的评价:

司马光评价王安石: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

苏东坡对司马光的评价:公忠信孝友,恭俭正直,出于天性。自少及老,语未尝妄,其好学如饥之嗜食,于财利纷华,如恶恶臭,诚心自然,天下信之。

对欧阳修的评点:

王安石说:如公器质之深厚,知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

苏东坡说: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欧阳修作为前辈,还是受到这些晚辈的尊重,至于苏轼、司马光、王安石差不多平辈,就不怎么客气了。但他们之间的相争只是君子相争,是为天下而争,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争。

宋代宴殊是个怎样的人

晏殊(991一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七岁能文,十五岁时,因才华过人而被赐为进士。仁宗朝官至宰相,荐引了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一批人才。卒溢"元献"。能诗文,擅作词。其词多描写四季景物、男女恋情、诗酒悠游、离愁别恨,反映富贵闲适的生活。语言婉丽,音韵和谐,工巧凝练,意境清新。下面顺便吟一首《蝶恋花》词: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如果让你成为古代的一个人,你想会是谁为什么

在华夏历史长河中,中国文人士大夫,都有同一种情怀,要么为良相,治国安民,要么为良医,治病救人,普渡苍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其实我更希望自己能如:五柳先生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做一个散谈平凡的人,与世无争,与人为善,自给自足,自由自在的普通人。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文章